熊思东 | 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何以成就世界一流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0-09-28浏览次数:1009

摘要: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大学的责任与使命。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始终坚持树立一流意识,围绕一流目标,贯彻一流标准,着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逐渐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大的影响力,为迈向世界一流打下了一定基础。面向未来,地方高校要充分把握“双一流”建设带来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空间,重新定义地方高校的视野、格局与边界,探索迈向世界一流的新路径,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关键词:

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路径;学科建设;一流学科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是大学的责任,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梦想。党中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是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再次明确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世界一流大学这个梦想,也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梦想。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应主动探索、积极作为,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地方高校迈向世界一流的新路子,答好何以成就世界一流的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之考卷。

一、成就世界“双一流”,地方高校不可或缺

2015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开启了我国高校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新征程。“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面向国家战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施的又一重大战略,其中远期战略目标是“到2030年有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由此可见,“双一流”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全面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是成为国际学术中心,决不仅是使个别几所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双一流”建设高校虽按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布局,但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能否成为世界一流最终还要看建设成效。从这个意义上看,对于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来说,无论是部属高校还是地方高校,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对标的标杆一样,追求的目标一致,承担的使命相同。“世界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虽各有侧重,但殊途同归。

“双一流”建设既需要部属高校发挥领军作用,也需要数量众多的地方高校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版图中,2572所地方高校约占全国2688所普通高校的96%,在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实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布局中,地方高校占据47席,约占34%,肩负着与部属高校一起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重任。由于地方高校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弱,当前受到的资源条件约束愈加凸显,考虑到“双一流”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迈向世界一流还面临很多困难,这就需要地方高校在建设“双一流”的进程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将是地方高校争创一流的机遇期、关键期和决胜期。地方高校应充满信心,在深化改革、提升内涵上狠下功夫,将一流标准落实、落深、落细,走出一条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发展道路。

二、成就世界“双一流”,地方高校一直在路上

在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有3所地方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序列,另有44所地方高校凭借优势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一直以来,地方高校抢抓“双一流”建设机遇,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聚焦内涵,深化改革,聚力攻坚,着力突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多元化建设路径,实现了学科建设和整体办学水平的重大突破,一批地方高校已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水平大学,为冲击世界一流打下了基础。当前,“双一流”建设已经进入“加速期”,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地方高校深刻认识到创建一流是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在机制变革中“弯道超车”、在原始创新中“迈向一流”、在服务产业中“铸就高峰”等成功经验,“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

在机制变革中“弯道超车”。变革制约学科知识产出的机制是学科发展的动力之一。一些地方高校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和学术评价体系,构建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学科发展机制。例如,南方科技大学在科研制度、大学治理、人事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出了一条以改革创新培育一流学科的新路子。学校突出“创知、创新、创业”办学特色,强化“小而精、国际化、创新型”,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需求设置学科专业和重大研究平台。学校还积极推进开放式科研体系建设,鼓励学者之间、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建立校级交叉研究平台,促进跨学科交流与合作。在此基础上超前布局了量子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学科。同时,以优势学科建设为引领,建设了一批高水平协同创新团队,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国际通用的终身聘期制、准终身聘期制和固定聘期制,实行独立课题组项目负责人制度,提高了人才队伍的创造活力和竞争力。通过机制创新,南方科技大学的学科竞争力迅速攀升,为新兴地方高校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在原始创新中“迈向一流”。大学是原始创新的最重要发源地。注重原始创新,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产出引领性原创成果是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地方高校聚焦一流学科建设,将学术探索和服务国家战略相融合,在原始创新方面寻求突破,向科学研究制高点迈进。21世纪初,纳米技术研究方兴未艾,世界科技强国纷纷将发展纳米科技作为重大战略。2006年,苏州大学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以纳米学科为核心,依托学校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等传统优势学科,打造“物质科学与工程”学科群,相继组建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和纳米科技学院,面向全球招揽学术大师和青年才俊,重点推进纳米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2011年,纳米科技学院入选国家首批“试点学院”,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特区;2013年,联合地方政府和兄弟高校合作打造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顺利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近年来,纳米学科围绕功能纳米材料、有机光电器件、纳米生物医学、结构化功能表面与界面、材料模拟与材料基因组等领域开展前瞻性、攻关性研究,在光催化分解水研究、抗肿瘤纳米药物、大面积OLED照明、超大口径衍射光学元件、大幅面微纳柔性制造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攻克了一大批“卡脖子”难题,相关原创成果运用于“神光”“神舟”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科技创新水平位居全球纳米研究机构第7位。在纳米学科引领下,苏州大学“物质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入选“双一流”建设序列,医学基础与临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文化与社会发展等学科群相继崛起,在生物医药、精准医学、新能源等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拓展了新的学科增长点。同时,纳米学科助力苏州工业园区建成“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标准化示范区”,服务园区内300多家纳米企业,带动产值超600亿元。

在服务产业中“铸就高峰”。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互为支撑,学科的发展为产业提供专业人才、创新成果、新型技术等必需要素,产业为学科建设提供科研项目、研发经费、实践基地等资源保障,高校学科链对接地方产业链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路径。许多地方高校面向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发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天然紧密性和绝佳便利度,推动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有效整合资源、人才及技术,调整学科方向、优化学科结构、打造创新团队和高水平科研平台,依托一流产业建一流学科,在服务产业中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例如,天津工业大学在纺织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立足地方需求,对接市场需要,发扬百年纺织学科传统优势,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中空纤维膜材料、纤维界面处理技术和非织造材料等技术领域实现了开创性突破,众多科研成果广泛应用在国防军工、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水利工程等战略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中,也为地方高校加强产教融合提供了范本。纺织学科助力学校跻身“双一流”建设行列,并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

在机制变革、原始创新、服务产业“三驾马车”拉动下,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在相关学科领域实现快速突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京林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北大学等地方高校的一些学科被评为A+学科。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的辐射带动下,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在教育强国战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地方高校成就世界一流,必须深刻理解一流学科之内涵

学科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单元。从本质上言,学科是一门学问的知识集成,是知识体系。所谓“一流学科”,就是既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又关注社会发展需求,将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有效结合在一起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多重集合体。“世界一流学科”则意味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上的“一流影响力”,以及在思想理论、技术创新、价值观念、制度文明等方面的“一流贡献度”。建设一流大学要以一流学科为基础,以一流学科为引领。

当前,拥有学术精英、优秀学生、高端成果、国际声誉、良好生态和一流服务等,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一流学科的评价标准。综合全球对高等教育的共同认知及评价体系,一流学科的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大师云集的高地。一流学科运行的主体是一流的人才,核心标准在于是否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师。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科之所以闻名天下,主要在于其历任教师中共有11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在任教师中有6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和11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二是拔尖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初心,也是学科的使命。提高育人质量,培养出一流拔尖人才,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学科。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学科不仅拥有享誉世界的大师,更培养了包括6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内的一大批世界级学术带头人。三是求真创新的品格。一流学科拥有面向未来的研究视野、追求卓越的学术态度以及开放包容的精神气质,始终站在科学前沿探索未知领域,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鼓励交叉学科生长。四是引领时代的成果。一流的学术成果是一流学科的重要产出,也是评价一流学科的重要标准之一。哥本哈根大学玻恩时期的物理学科以及芝加哥大学帕克时期的社会学科,均以重大的理论创新推动了科学革命,成为当时公认的世界一流学科。

近年来,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的实践,让我们对一流学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具有中国底色、中国特色的“一流学科”,还应当符合六个标准:一是可靠的,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二是合格的,要经得住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国际通用规范标准来衡量,合格不是自拉自唱、自说自评。三是有特色的,学科要有自己的“性格”,要有自己的气质。四是有竞争力的,在论文和著作表现、学科建设与创新、学科科研实力、学科国际影响等方面,要有话语权、影响力。五是有产出的,要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产出,包括人才、思想和学术成果等。六是可持续的,一流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接续奋斗。

四、地方高校成就世界一流,必须再定义视野、格局与边界

随着地方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地方高校从对高等教育发展发挥支撑作用,到支撑和引领并重;二是有了地方高校的发展作为支撑,高等教育由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迅速迈进;三是随着“双一流”战略的深入实施,不同类型的学校都有可能成为“国家队”,高等教育类型结构有了新变化;四是不论是部属高校还是地方高校,其发展的坐标都是国际坐标,格局都是全球格局。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出现的新趋势,地方高校要做到适应和引领新时代。

首先,要开阔视野。眼界决定胸襟,有什么样的眼界,就有什么样的世界。地方高校要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将目光投向远方、投向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谋划自身建设,在更开阔的视野坐标上,积极找准与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主战场的结合点。对标国际标准,积极融入国际学术大家庭,为攻克人类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积极助力地方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与智力支持。

其次,要打开格局。格局指的是大学的办学品格和学科布局。办学品格体现了大学的精神气质,学科布局体现了办学特色,两者构成大学存世立世的标志。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地方高校既要强调“地方”,但更要突出“大学”,始终保持勇立潮头的文化自觉和善为天下先的智慧洞察,以卓尔不群的办学成果和历久弥醇的办学声誉恪守大学使命,传承大学精神,形成一流气质;要坚持重历史、厚基础、强特色,从国家建设和转型发展的宏大背景中找到着力点和增长点,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精准服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最后,要突破边界。地方高校要突破传统行政束缚,扩大学校服务半径和范畴,将扎入地方的根不断向下延伸,与所在城市的下辖市、区、县以及所在城市的周边城市建立伙伴关系,促进学校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主动“谋位子”。要突破传统学术范畴,聚焦内涵和质量,提升学术竞争力和话语权。在学科建设方面,筑牢发展基础、打造学科高原、形成学科高峰,将学术的覆盖面不断向外扩大;在队伍建设方面,要以国际标准和惯例引进使用人才,构筑国际化的人才环境;在学术交流方面,将国际化作为一种生存方式,积极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提高国际“能见度”。

地方高校重新定义视野、格局和边界,要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更要引领地方、走出地方,以尊重历史传统为前提,以扎根中国大地为基础,以顺应世界潮流为导向,以面向未来发展为考量,科学处理好学校与地方、国家和世界的关系,做到与地方扎根更深,与国家对接更宽,与世界连接更远,营造新生态,锻造新引擎。

五、地方高校成就世界一流,必须探索迈向世界一流之新路径

地方高校要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发展机遇,始终坚持将一流学科建设作为突破口,明确学科发展方向,把握学科发展规律,在已有建设经验基础上再创新,探索迈向世界一流的新路径。

新路径一:增强内生动力,推进“人才—教学—科研”内涵提升。大学作为知识最密集、人才最集中、交流最频繁的场所,是创新知识和更新思想的共同体,肩负着拓展知识边界之责。一流的学科要以培养一流人才为己任,以卓越的教学为特色,以一流的科研为支撑,构建健康且有生命力的学术生态。

人才是迈向一流的第一要素。近年来,地方高校纷纷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营造了尊重、爱护、成就人才的良好生态。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地方高校还要念好“精”字诀。一要精准引才,聚焦一流学科建设需要,着力引进享有学术盛誉的战略科学家和具有潜力的青年才俊,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创新团队。二要精心育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国际惯例,完善人才成才体系,特别要注重为青年人才成长提供好的发展环境,为其成长为领军人才、国际大师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要精细用才,制定适应学科发展规律、适合各类人才成长的分类管理和评价体系,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鼓励人才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贡献、追求卓越。

回归一流学科建设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地方高校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联系,把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纳入学科建设目标和规划之中,不仅要重视学科发展前沿突破,也要重视将学术前沿成果转化成为优质教学资源;不仅要重视学科平台满足科学研究需要,也要重视发挥其育人功能;不仅要重视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也要重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职业素养;不仅要重视学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要重视师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历练。冲击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的地方高校,要担负起比其他大学更多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任务,要在教学工作机制、投入、方法上创造经验,营造良好的教学生态。

主动探索人类知识边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国际竞争向基础研究竞争前移,科学探索不断向宏观拓展、向微观深入,交叉融合汇聚不断加速,可望催生新的重大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地方高校要抢抓知识更新迭代的机遇,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领域相衔接,围绕重大基础研究、高端技术和行业区域共性、关键技术等领域,组建学科团队,锻造科研重器,敢于挑战最前沿科学问题,力争在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方面“榜上有名”;要加强与世界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工程,贡献更多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在国际学术圈中占有一席之地。

新路径二:培优外部环境,推进“大学—政府—社会”融合发展。大学的发展不仅需要内部动力升级,也需要外部支撑保障。从长远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速度、规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资源获取的能力。地方高校要坚持开放办学,创设外部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发展环境,全方位助力一流学科建设。

主动服务区域发展需求,争取地方政府的投入。地方高校应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践行“以服务促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以合作谋共赢”的发展思路,将学校的发展纳入所在城市发展规划,将学科建设融入区域创新体系,打造校地融合发展共同体。2016年,苏州大学与苏州市共同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推进学科产业对接、高端人才汇聚等十大工程,致力于打通学校人才、科技、知识的供给端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需求端,力促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实际贡献争取地方政府持续投入,实现了学科与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形成了“名城育名校,名校润名城”发展新格局。

积极破解企业技术壁垒,争取行业组织的支持。地方高校要增强服务意识,鼓励科研工作者紧贴企业转型升级中“一线需求”,聚焦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先进集成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和成果转化,以显示性科研成果和高水平决策咨询对接企业需求;推动学科建设从“问题导向”转变为“问题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鼓励师生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建创新团队,开展联合攻关,攻克企业技术瓶颈问题,为企业转型升级做出积极贡献,带动学科自身发展。

加快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争取更为广阔的平台。国际化已成为当今大学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任何一所立志成为一流的大学,都不能将视野和思维封闭在本国范围之内。地方高校要积极开发利用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在全球知识创新体系中培育一流学科。要鼓励每个学科立足实际需要,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科研联合攻关;要丰富国际合作形式,不局限于简单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才理念,探索建立海外基地、海外平台、海外兵团;要利用已有国际化资源,积极推进“在地国际化”,全面提升师生的国际视野和格局。

新路径三:主动创新求变,推动“结构—治理—环境”赋能成长。主动应变、积极求变,体现了大学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智慧,决定着大学和学科的发展方向。地方高校要坚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扎实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学校的治理水平,实现学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打破制约学科发展的结构壁垒。单个学科体量小、学科增长点少是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依靠单一学科难以支撑“双一流”建设。打破旧框架、设立新架构,构建“学科—学科群—学科域”三层次的学科发展动力系统,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关键。地方高校要坚持“做强”,破除学科壁垒,从队伍、平台、技术等多方面支撑一流学科建设,打造多个学科相互支撑的学科群;要坚持“融合”,以一流学科为中心,促进跨学科融合,在学科交叉融合基础上布局新兴学科,形成先发优势;要坚持“立新”,变革“重资源投入、轻制度建设”思路,打造一流学科运行模式,形成一流学术生态。

健全完善现代大学的治理体系。遵循现代大学发展规律、学科建设逻辑,不断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在价值追求上回归大学本原,凝聚起共同价值观和愿景,是地方高校冲击世界一流的重要保障。在学校治理层面要更加注重开放式治理:一是构建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促进校内外创新资源汇聚交融,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二是构建开环的大学建设体系,整合社会力量以及国际资源;三是构筑开源的思想文化高地,塑造开放共享的知识和文化源头,让大学的精神和思想文化全方位、全过程融入一流建设。在学科治理层面要更加注重全链条创新治理:一是推动原始创新,注重原创性知识、技术和思想文化的探索与创新;二是推动应用创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技术;三是推动会聚创新,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四是推动转化创新,实现知识的转化和增值。

适应引领大学发展的外部环境。英国教育家阿什比曾经说过,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地方高校不仅要关注学科自身发展,还应当关注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与其保持友好互动、彼此赋能。当高等教育遇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诞生了“奇点大学”“开环大学”“云中大学”等新型大学,重新定义了未来大学模式。苏州大学与华为公司合作致力于打造首个镜像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云中苏大”,推动“虚拟校园”与“现实校园”无缝对接和实时更新,使无处不在的校园学习、融合创新的科学研究、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成为可能。“云中苏大”将突破时间限制、认知边界、空间约束、信息壁垒、路径依赖和资源瓶颈,有效赋能“物理苏大”,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给予了精准有效的支持。面对日新月异的环境变化,地方高校要在适应与引领、守正与创新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六、地方高校成就世界一流,必须发挥好一流学科之杠杆作用

一流学科是建设一流大学的突破口。综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进程,均在建设一流学科方面率先取得突破。有学者曾对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分析,发现在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社会科学等五大学科领域均位列世界前20强的,仅斯坦福大学和剑桥大学2所,另有28所大学是凭借1—2个学科领域的优势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卡耐基·梅隆大学以计算机信息学科为突破口,加州理工学院则以物理学和数学为突破口,加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地方高校要以一流学科为突破口,集中力量打造优势学科,带动学科群、学科域全面突破,促进更多学科进入世界一流。

一流学科是实现学校全面发展的动力源。地方高校要通过建设一流学科,推进学科发展方式转型,充分调动各学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科发展活力;通过建设一流学科,转变学科建设理念,打破学科均衡发展的传统思路,围绕一流学科优先配置资源、优先落实政策、优先推进改革,占据未来学科建设的制高点;通过建设一流学科,在治理结构优化、高端人才聚集、拔尖人才培育、评价机制改革、科研协同攻关、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辐射带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一流学科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知识经济时代将高校推向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社会发展的“轴心机构”,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地方高校要以一流学科为抓手,推进产教融合,搭建一流学科对接区域产业的发展模式,布局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兴学科,引领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和服务体系,将一流学科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主动为地方发展出思想、出知识、出人才、出科技,为未来社会转型升级储备青年才俊、凝聚创新力量、涵养文化底蕴、培育新兴增长点。

回首过往,我国地方高校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仍然面临资源缺乏这一“旧难题”,同时又遭遇三大“新困境”。一是建设理念模糊,一些地方高校缺乏合理判断和定位,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自身已有优势“盲目攀高”,忽视资源匮乏的现状“贪大求全”;二是发展模式失衡,一些地方高校建设一流学科时习惯“做加法”,期望通过短时期大量资源投入加速提升人才帽子、科研项目、论文数量、学科排名等“硬指标”,忽视了结构优化、制度创新、生态营造等“软实力”建设;三是服务能力不足,一些地方高校对社会发展需求关注不够,存在关起门来搞建设的现象。“旧难题”和“新困境”严重制约和影响地方高校建成世界一流的进程。未来,地方高校要进一步明晰发展定位、优势特色和未来方向,通过一流学科建设,保持学科发展的平衡性和持久性,全面提升学科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基于一流学科带来的杠杆效应,相信地方高校一定能够迈入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作者简介:熊思东,苏州大学校长、教授。

注:文章来源于《大学与学科》202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