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杨舜、闫霄等在“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有价金属”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成果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题为“Recycling Valuable Metals from 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 UsingCarbothermal Shock Method(碳热冲击法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有价金属)”。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硕士研究生诸许慧,通讯作者为杨舜副教授和闫霄副教授,江苏师范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该论文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改委“环保功能吸附材料制备技术国地联合工程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的资助。
图1. 碳热冲击法还原浸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示意图
碳热冲击法具有温度分布均匀、升温/降温速度快(104-105 ℃/s)、反应温度高(约2200°C)和超快反应时间(20s左右)的特点。在碳热冲击还原产物中,简单的水浸即可高效和高选择性地回收锂,水浸渣中的镍、钴和锰可以通过低浓度的稀酸实现高效回收。碳热冲击法适用于多种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其他类型正极材料的回收中也具有同样优异的表现。该工作中所报道的碳热冲击工艺对能耗依赖小,且具有潜在的规模化应用能力,为废旧锂离子电池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提供了一种高效率、低能耗和环境友好的处理方法。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300074
图2. (a) LCO, (b) LMO, (c) NCM111, (d) NCM523,(e) NCM622, and (f) NCM811正极材料碳热冲击还原前后的XRD图
杨舜副教授(http://chem.jsnu.edu.cn/36/c0/c15352a210624/page.htm),主要从事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和水污染治理相关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4项,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 Angewandte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Small和Nanoscale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件。
闫霄副教授(http://chem.jsnu.edu.cn/36/c1/c15352a210625/page.htm),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构筑以及回收再利用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5项。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it., J. Mater. Chem. A, J. Power Sources和Nanoscale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件,获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来源: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