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杰远 | 学科发展力与大学变革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3-12-26浏览次数:10

摘要:学科发展力是学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以文化力、适应力、学术力、组织力为基本表征。学科发展力是大学变革的核心动力,又构成大学变革与发展的关键标识。学科发展力在加快学术共同体构建、促进学科组织建设、优化学科布局等方面体现其内在价值谱系,并作为动力引擎、要素纲领、评价核心支撑起大学的变革与进步。增强学科发展力需要深化大学变革,学科时代取向要求变革大学文化,学科科技挑战要求变革大学创造力,学科资源配置要求变革大学运行机制。

关键词学科;学科发展力;大学变革

学科是大学存在的基础,也是大学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世界大学史表明:学科变革即大学变革,学科发展即大学发展,学科发展力彰显大学核心力量,这构成大学的基本内在规律与历史逻辑。审视当下时代,“双一流”建设牵引国家大学变革与发展,塑造学科发展力成为大学变革与发展的核心动力机制。本文就学科发展力与大学变革基本关系的几个方面予以讨论与辨析,特别阐明学科发展力推动大学变革的关键意义与基本方式。

一、学科发展力的本质内涵

“学科”一词的起源主要存在两种说法,一是来源于拉丁语“discers”(学习)及其派生名词“discilus”(学习者);二是由希腊语“didasko”(教)和拉丁语“disco”(学)发展而来,拉丁语中“disciplina”含有知识与教导之意。从学术史来看,学科(discipline)最初只作为高等知识不同门类而存在,19世纪初德国大学正式开始使用学科概念,20世纪初福柯、华勒斯坦进一步丰富了学科的内涵,此时学科具有知识与规训双重意蕴。20世纪末,克拉克将学科解释为学术职业的社会组织方式。1学科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唐代文献,指学问的科目门类,也指科举考试科目。《辞海》中学科的释义有两个,一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教育学等;二是教学的科目,即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2现实中,学科一词所指广泛,包括知识体系、组织、教学科目、学术群落、制度组合等。大学的学科是实现大学功能的载体,兼具知识和组织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称一门知识为学科,须严格遵循科学逻辑,也要具备广泛的认同基础。3另一方面,学科既以知识系统为基础,又以具体的院系建制为依托,前者按知识门类进行划分而不分国家和地域;后者是一个学术实体,有自己的组织建制、力量配备、运行机制等,表现为不同大学的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和特色。4雷环等人认为,高校的学科具有“权力-知识-组织”三元耦合结构,从而将人员、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吸纳进来,维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5学科的三种属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耦合关系,三者之间的耦合力成为影响学科发展力的关键。

“发展力”是社会学、管理学的概念,一般是指发展主体将自己的发展愿望和发展目的转化为现实结果的一种能力,是发展主体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6发展力研究涉及诸多主题,如社会发展力、经济发展力、文化发展力、学校发展力、教师发展力、学术发展力等。在内涵上,发展力具有特定方向性,特定发展力作用于特定对象,因而形成特定类型、特定指向和特定范围的发展力。特定发展力具有长期稳定性,同时又具有动态性和灵活性,换言之,发展力在时代性和实践性基础之上展现出自身的力量感。

综合学科与发展力的内涵,所谓学科发展力即是指学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学科发展力是学科发展由理想之态转化为现实之态的必由之路,是衡量大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大学发展变革的风向标,也是大学变革的内在核心动力。学科发展力有两大来源:一是学术原生力(大学教师自身的能力),特别强调大学学科的学术创造力;二是学术整合力(来自管理实践)7,特别强调大学治理中学科资源与知识力量的交叉、转化与融合。学术原生力是学科的本源发展力和原始创造力,为学科发展拓展空间。学术整合力则是学科发展力的新生长点,可以加速知识间的共享与共生,提升学科发展的整体品质,消解学科与知识的线性逻辑、分科分散发展逻辑。

二、学科发展力的基本表征

学科发展力的表征反映学科发展力的本质。建构学科发展力的表征体系既是对学科发展力本质的进一步解析与澄明,也是在更加具象和经验的层面形成学科发展力认识论,由此推进学科发展力的理论建构。

1.文化力:学科发展力的根基

文化力指文化本身蕴含的力量。不同于物理学意义上的力(即人类改造自然或作用于实物对象之力),文化力强调人类改造自身之力。8学科文化力是学科文化所产生的力量,是学科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力量展现。9学科文化力与学科文化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学科文化是学科发展力的灵魂,是学科持续发展的文化保障,没有文化底蕴的学科不能成为真正的学科。学科文化受大学文化的影响,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大学的文化定位、文化气质和文化品位。学科文化是学科的知识、学术氛围等的总和,包括学科特色、学科定位、学术声誉、学术影响力等多方面内容。

一个学科以特定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精神传统及知识逻辑彰显自身的文化性格,形成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学科文化,从而获得特有的科学生命力和创造力。学科文化孕育学科文化力,是一个动态性影响过程和行为结果。一般而言,只有当学科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文化元素获得认同并自觉内化之时,学科文化才能转化为学科文化力。学科文化力作为一种无形的、非线性的作用力,内部构成要素的作用效果并非简单的部分功能之和,而是更多反映为学科场域的建构,因此,学科文化力又体现为学科场域的力量。

学科文化力是学科文化生命的体现,是基于大学文化元素特质的一种个性化、特色化的力量。文化力形成后会通过引导、凝聚、感染、排斥、阻碍等方式发挥作用,这也是学科文化元素相互联结的结果。学科文化力作为一种“力”的存在,具有类自然特性,其构成与作用模式符合自然科学中力的基本描述,这意味着学科文化力具有方向性。学科文化力的方向性表现为既有推动学科发展的正向作用力,也有阻碍学科发展的反向作用力。因此,大学学科组织或学科共同体既要营造和建构正向学科文化力,同时也要尽可能规避或消减学科文化反向作用力,从而使学科发展形成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

2.适应力:学科发展力的指向

适应力体现学科发展活力。适应力原义指生物体等主动融入或被动适应新需要、新环境、新情况的能力。适应力的本质是主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状态,主体与客观世界的需求达到一种平衡,有利于个体更好地融入新环境。学科作为一个知识性组织,其成长过程具备遗传与变异、竞争与合作、适应与发展等生态学特征。10学科发展的适应力是指不同学科应对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等新环境时产生应激、接受和调适的过程性能力,突出表现为学科与内外部环境互动时的内生能力。在社会转型时期,适应力是学科发展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科发展的新契机,一流学科的生成与发展需要以适应力作为根本指向,推动学科之间相互竞争、交叉融合、协同共生。

学科发展的适应力包括内部适应力和外部适应力两个方面。从学科的内部生成和发展来看,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的取舍范畴、发展方向与辐射效应,调整学科布局结构,突出重点学科,增进学科本土理解,积极构建适应地方重大需求的特色学科群。就学科发展的外部环境而言,要求形成共生的学科发展观和学科发展国际视野。一方面,每门学科既是潜在的资源竞争对手,又是资源提供者,这看似矛盾却也体现了学科之间竞争与共生的关系机制,学科之间的联动关系也成为衡量学科发展适应力的标准。另一方面,学科建设必须具有国际视野,这是学科发展适应力的关键,符合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国际化的趋势,也是高等教育转型升级的需要。

3.学术力:学科发展力的核心

学术力即学术能力,是学术带头人、学科制高点以及学术组织、学术环境、学术氛围等要素集中体现的组织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学术环境中的人、学术制度、学术活动的组织。11学科发展的实质是学术生产,学术力的本质是学术生产力,学术生产力的核心是学术创造力。学术力是学术活动的内在力量,构成学科发展评估的重要指标以及学术发展力的核心表征。

QSTHEU.S.NewsARWU四大排名榜的指标来看,学科排名主要是围绕大学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而展开,尽管标准、要素以及体系设置各有侧重,但学术力在各评价体系中始终是衡量学科发展力不可或缺的因素,因而也构成各大学排名指标系统的关键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是学术力创造并证明着大学,学术力深层促动学科发展,推进大学学科竞争,完成大学的不断进化。新型大学的崛起得益于学术力促动和学科发展力,老牌大学的持续发展更是源自学术力持久驱动的学科发展。很显然,排名位居前列的大学,其学术力和学科发展力必然强劲且可持续。

学术力受学者、学术资源、学术环境、学术组织等因素影响,从而存在差异性,学科发展从这些因素的组合中汲取力量,实现能量和信息流的转化。学术力对学科发展力的影响具有内隐性:一方面,在学术力的引领和推进中,学科发展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坚持发展性和适应性原则,不断分化与整合,在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从而形成不断优化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学科系统具有开放性,学术力凸显了大学的超越性和探索真理、追求知识的责任,学科的存在和发展也需要以此为前提,这就要求学科发展既有本土特色,又能够与学校特色、社会前沿问题相契合,体现大学的精神文化和责任担当。

4.组织力:学科发展力的保障

组织力是指特定主体为实现组织目标,整合相关要素所产生的保障力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合力。组织力内涵丰富,可分为软指标和硬指标两个方面,具体体现为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制度的完备程度、共同价值观、组织目标的吸引力,组织满足成员心理、生理、社会需要以及成就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程度等。12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来看,大学学科系统是诸多要素和子系统构成的开放系统,系统各要素内部存在错综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使学科系统形成多样的结构和特定的功能。学科内部、学科与学科、学科与外界之间都存在复杂的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学科之间的“血缘关系”使得不同学科在争夺有限资源的同时,可以在竞争与共生的机制中繁殖产生新的科学。

学科系统是一种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具有自组织的特质。学科在大学中主要以学科组织结构的形式而存在,包括大学设置的院系、专业、教研室等。以点-线--体的不同形态呈现,大学院系、专业等的设置以学科为依据,但组织机构的组织力对学科发展力具有导向和制约作用。组织力对学科发展的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与共生发展,优化学科结构,在学科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突出竞争优势,推进学科集群化发展。二是协调学科发展的开放性与封闭性。学科发展需要从社会中吸收物质、能量和信息,同时也会为社会系统的演化提供动力支持,这要求学科发展保持适度的开放,实现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双向动态适应。但学科发展的开放性并不是无限度的,必须保持自身的稳定性,通过组织力的协调,在开放性与封闭性之间寻找平衡点,保持两者之间的张力。

三、学科发展力的价值谱系

学科发展力作用于大学变革与发展,并不是碎片化、单方面的价值建构。学科发展力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谱系,只有基于这样的价值谱系而形成学科发展力,这种力量才能转化为指向大学的整体变革力。学科发展力的价值谱系可以从学科共同体、学科组织生态、学科布局三个基本方面加以认识和把握。

1.加速学科共同体构建:学科发展力的主体价值之维

学科共同体是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由不同主体基于特定价值和愿景而形成的利益攸关、命运相连的组织。13学科共同体产生于逐渐精细化的学科分类,是学科发展模式的全新探索,不仅反映学科发展的迫切要求,还不断改变着学科分裂、竞争失衡的状况,推动着学科生态系统的持续优化。学科共同体是学科发展背景下产生的集群式共同体,强调学科内部的整合性、结构性、协调性和共生发展性。

学科发展力反映学科共同体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发展规律,是学科共同体构建的原点和归宿。一方面,学科发展力体现学科内在发展逻辑,相关学科和相关部门围绕学科发展力需要构建学科共同体,不同学科之间的孤立、割裂状态被打破,呈现融合贯通的趋势,有机的学科生态系统成为学科共同体构建的生境,在这一生境中学科共同体的构建得以可能,并逐渐走向普适化,为学科创新发展创造新空间。另一方面,学科发展由点到线进而由线到面,繁衍能力不断增强,在学科发展力的推动下聚集具有相似或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和资源,建立以功能为中心的课题组、研究所、实验室、研究中心,学科生态系统遵从共同体的原则,学科共同体中的共同价值遵循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打造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创新点,催生新的交叉学科,为学科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动力及活力。

2.促进学科组织建设:学科发展力的政治价值之维

组织带有结构的含义,把学科与组织连在一起,意味着人们倾向于按照某种既定目标对学科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科组织是以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为使命,以学者为主体,以知识信息和各类学术资源为支撑,依据知识的具体分类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14学科组织是学科发展力的载体和实现学科使命的工具,组织形态的学科对知识生产的作用更加直接。学科组织的建设与学科系统演进的复杂性密切相关。一方面,学科系统具有自组织的特性,在与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复杂非线性交互作用下,系统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演进,进而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另一方面,学科系统的演进也是人为干预的产物,其结构和功能受到主观意志的影响。学科系统内部变量众多,不同变量之间多向、立体的交互关系对学科发展产生作用,而推动所有学科发展要素产生向心力的纽带就是学科组织,这也是学科组织的目标和使命。

学科发展力中蕴含着学科组织发展的原初驱动力,其要求学科组织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资源要素的重组或主动调整研究方向求得发展突破,如引进学科带头人、整合学科资源生成新的学科等。就组织生命周期而言,学科组织的发展是循环式的过程,当学科组织逐渐成熟以致完成蜕变后将进入新的发展领域,又会回到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进而在原来的资源基础上迎来新的成熟期。

3.优化学科布局:学科发展力的知识价值之维

学科布局是学科发展的先导,不同学科体系构成不同学科布局,在差异化发展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学科布局的调整优化以学科发展力为依据,从而获得发展空间。学科是大学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其发展方式如同生物细胞的分裂与繁殖,即一个学科通过分裂或繁殖的生命活动产生新学科、新领域、新方向,实现学科生命的延续、发展和壮大。不同学科相互依托、共生互动,形成网状式关系和联合发展力量,这决定着学科发展力。

学科布局优化以学科发展力为依据,形成学科发展合力,本质便是构建大学学科的共生性存在与发展样态,从而整体推动大学学科发展力建设。学科布局主要包括学科结构、学科水平两个方面,学科结构指学科组成要素及其构成方式。我国大学学科结构是以同一研究方向为基础,主要由学科分布、学科覆盖率及学科设置比重表现,学科水平为学科设置精度,包括不同水平层次学科的比例等。学科布局的调整和优化以学科的结构和水平为重要参考。以山东大学为例,其聚焦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充分发挥一校三地办学优势,大力实施“学科高峰计划”、“学科激励计划”和“学科整合调整计划”,超前布局战略新兴交叉领域,强化“优特新”重点学科建设,构建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文理工医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布局大多不会面面俱到,而是各有所侧重。对比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多伦多大学可以发现,这些学校的学科领域覆盖面广泛,但内部的结构性占比差异较大,剑桥大学的医学相关学科占比远大于其他学科,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的社会科学占比较大,多伦多大学则是艺术与人文学科占比较大。15学科发展力是学科调整的依据,对学科布局优化具有重要价值,它通过学科的合力和共生力为学科布局的优化提供了动力支持。

四、学科发展力支撑大学进步

基于对学科发展力的本质、基本表征及价值谱系的分析不难发现,学科发展力与大学变革内在关系紧密且重大,学科发展力无疑为大学进步提供了根本支撑。这充分表现为学科发展力始终是大学的动力引擎、要素纲领和评价核心,大学是否进步就看学科发展力是否在这三个方面充分展现出支撑性作用。

1.学科发展力:大学的核心动力引擎

大学作为复杂的组织机构,需要持久的动力系统支撑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大学发展动力系统是推动大学运行和发展相关因素产生的“有机体”,其发展动力主要受条件、制度、文化等方面因素影响。16引擎是动力系统的核心,大学动力系统的引擎就是学科发展力。学科发展力是学科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具有发展力的学科能够辐射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世界一流大学均以打造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提高学校质量和知名度。哈佛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保持强大优势,麻省理工学院则以理工学科作为突破点,两校的学科定位有所差异,但都通过构建优势学科发展力而整体处于世界大学领先地位。在我国大学的发展规划中,学科建设是核心内容。如浙江大学“十四五”规划中强调坚持分类统筹、一流牵引,推动学科体系创新发展,旨在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驱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武汉大学的“十四五”规划要求着力打造一批能在国家战略中担当大任的支柱学科,推动学校整体学科质量、国家贡献度、国际美誉度全面提升,形成重点明确、结构协调、互为支撑的高质量学科发展新格局。从系列“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发展规划来看,学科发展力是学科建设的原点和着力点,也是大学发展的支撑力量,以学科发展力为先导能打造一流学科集群,并以此引领大学高质量发展。

2.学科发展力:大学的要素纲领

学科统领大学发展,大学的人、财、物等要素均以学科为基本载体流转,各类资源与要素在学科领域间流动、转移或重新组合。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支撑要素是“人、财、力”。17除人、财、物等常规要素外,法律、制度、管理方案等都是支撑大学发展的主要显性要素。相比显性要素而言,隐性要素是指非明文规定的组织要素,诸如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等,隐性要素以特有的软约束力和引导力推动大学发展。大学要素服务于学科发展力,一方面,学校对学科布局、学科优势与学科潜力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决定基础学科、特色学科与优势学科的比重,统筹发展要素,进而形成学校特色。如“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地方高校受学科发展力影响,要素投入和分配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使学校的定位和特色更加凸显。另一方面,以学科发展力作为大学要素纲领能最大限度地遏制边际效应递减。大学在博弈过程中倾向于持续增加某一种要素来获得比较优势,但过犹不及,边际效应递减会使要素的非理性投入和分配最终产生非预期的结果。学科是大学发展的生命线,大学要素的投入与分配要以学科发展力为纲领,优化要素结构,强化要素功能,推动学科和学校高质量发展。

3.学科发展力:大学水平的评定核心

大学作为学术组织及知识组织的根本属性及其发展皆取决于学科,学科的结构决定了大学的类型,学科的水平决定了大学的层次。18一流大学通常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和依托,学科建设集中体现了大学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学术地位,是培育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更是衡量大学水平的主要指标。学科发展力是学科建设的目标方向,也是大学水平评定的核心内容。分析QSTHEUSNewsARWU等世界知名排行榜可以发现,一流大学必然以一流学科为支撑,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且评价体系在本质上都围绕学科发展力来架构。学科能力是大学能力的重要表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力体现在各自独特的学科图谱中。从大学的发展来看,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尤其是顶尖大学能长期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在于拥有强劲的学科发展力,通过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水平的整体提升,不同学科通过协同共生的方式推动学科集群化发展,从而形成大学的竞争优势。如哈佛大学的医科、牛津大学的艺术与人文学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化学学科等,皆是支撑和评定大学水平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一流大学不是世界一流学科的简单堆积,单一学科发展力并不能直接作为大学水平评定的指标,真正的学科发展力是指向大学整体的多学科综合实力和学科共生力。

五、学科发展力需要大学变革

学科存在于大学,以大学场域为生命之池。学科发展活力及学科发展力的可持续性必然依赖大学自身的变革与发展。立足当下,时代取向、科技挑战与资源配置已构成学科发展力的关键,为此,可通过推进大学文化、大学创造力和大学机制的变革以支持学科发展力建设。

1.大学文化变革:学科发展力时代取向之需

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在对政治、经济、文化等规律的总结、反思和提炼基础上,从发展规律来看,学科发展与社会实践发展是一致的,这决定了学科具有时代倾向,在时代发展中不断更新、重组与优化。在学科时代取向的影响下,一方面,学科内涵进一步延伸,内部知识不断交叉融合,学科的更精细化、专业化使知识生产和运用效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原有学科空间得以拓展,学科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一些交叉学科或新兴学科随时代发展应运而生。大学作为文化体系组织和学科的载体,必须改变自身文化以回应学科的时代取向。大学文化是以大学组织为中心,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总和19,通过物质、精神、制度等要素得以体现,具有激励、引导、规范等作用。处在不同时代的大学具有相应的时代取向,大学文化融入时代、契合时代,具有时代特色。学科发展厚植于大学文化土壤,学科时代倾向不仅要求学科自身作出调整,还要求大学文化与之契合,将学科的创新、担当、开放共享等时代取向融入大学文化,求得学科发展与时代发展的动态适应与平衡。以学科时代取向指导和改变大学文化,才能真正回应时代变迁和时代进步的挑战和需要,进而适应并超越时代发展需要,以文化育人的方式培育学科发展力,把握学科的前瞻性、适应性、引领性、开放性。

2.大学创造力变革:学科科技挑战之需

新一轮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引发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20大学是科技的原发地,对科技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大学的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也是制约一国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学科科技挑战要求改变大学创造力。第一,大学要贯彻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学科发展格局,聚焦科技创新和战略需求,根据新经济、数字经济及新产业发展需求,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学科进行改造,拓展传统学科内涵,整合学科资源,突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实现创造性发展。第二,科技革命催生了新学科的诞生和发展,学科在纵向发展的同时,也在横向上进行交叉融合,以交叉融合为特征的跨学科发展成为应对科技挑战的重要举措。大学的知识创造性要求运用跨学科的研究范式,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学科理解,实现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如美国的大学在学科内部设置交叉专业,为新兴学科和跨学科发展创造空间。第三,科技的呈现形态与发展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科技革命推动原有的学科体系发生变革,一些学科成为应对科技挑战的关键,大学创造要求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做好学科增量,结合研究前沿、科技创新及社会需求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尤其是大力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为科技发展蓄力,培养创造性人才,进而构建具有适应力的学科体系。

3.大学机制变革:学科资源配置之需

学科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学科发展力的保障,也是提升大学竞争力和实现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学科资源配置是指在学科内按学术民主原则和学科发展逻辑科学分配的学科公共资源存在方式21,学科资源配置的根本遵循是学科内在发展规律,要避免资源配置的行政化倾向。学科资源优化配置需要对资源的各种投入要素进行有机组合,综合考虑资源配置的收益和成本,充分挖掘资源价值,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我国当前的学科资源配置方式过分强调学科水平,学科间的壁垒依旧存在,不利于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学科资源配置要求改变大学相关机制,以学科发展力为指向,从组织层面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之间的多向联系。一方面,学科分布和水平不均衡,其要求合理安排资源的优先次序,集聚资源以形成学科发展力,加快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建设,利用学科发展力的辐射效应反哺其他学科发展。在学科资源集聚趋优的同时也要警惕马太效应,避免优势学科更具发展力而半边缘、边缘学科日渐式微,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现象。另一方面,组织层面的跨学科是需要扶持的,从松散的跨学科项目到有组织的跨学科中心再到实体的跨学科院系,需要通过资源的重新分配以及管理体制的改革才能逐步形成。22大学学科建设应不断促成学科之间产生边缘效应这要求通过大学机制改革组织管理模式,创新学科资源配置方式,以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价值。

参考文献:(略)

作者简介:

孙杰远(1966-),男,甘肃民勤人,广西师范大学校长,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教育学原理、教育人类学、高等教育改革研究。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